提到台灣餐飲的色彩,大家或許會聯想到鮮豔的食材顏色,然而,iCHEF 更深受啟發的,是台灣餐飲背後那些寶貴的精神力量。
從創立至今的 10 年間,iCHEF 很榮幸服務超過 2 萬間餐廳,從這些餐廳老闆的故事中,看見了
讓台灣餐飲如此豐富多彩的五大關鍵特質:無畏、共容、壞壞、探索、回家。這些精神不僅定義了台灣餐飲的生命力,也成為賦予設計的靈魂。
為了向這些寶貴精神致敬,iCHEF 特別攜手設計師 方序中展開合作。方序中曾操刀金鐘、金曲、金馬三金典禮的主視覺設計,參與過多位知名歌手專輯設計,以及多部影集與電影的主視覺創作。他同時也是 iCHEF 用戶「小島裡」的主理人,這間結合聲音、文化與咖啡的空間,完美詮釋了餐飲與藝術的交融。
這次的合作,方序中以台灣餐飲五大精神為核心,並從五間餐廳的原型中汲取靈感,精心打造出五款主題配色。這些配色,不僅僅是設計的呈現,更是一份獻給台灣餐飲人的禮物,致敬餐廳老闆在餐飲文化中的努力與貢獻。
無畏 Bold
▍致敬精神
以無懼的姿態展現自我,體現台灣當代勇於追尋夢想與自我的靈魂
▍餐廳原型
台灣變裝皇后的娘家|Café Dalida
提到台灣 Drag Queen 文化,不能不提西門紅樓旁的 Café Dalida。這裡不僅是台灣變裝皇后的重要基地,更是「魯保羅變裝皇后秀」第 16 屆冠軍得主妮妃雅,登上國際舞台前的重要表演場所,被譽為「台灣變裝皇后的娘家」。
Drag Queen 文化在台灣興起,始於美國「魯保羅變裝皇后秀」。該節目 2016 年在台灣播出後引發熱潮,而 2024 年妮妃雅的奪冠,更將這股文化推向高峰。
然而有「台灣變裝祖母」之稱的 Alvin 張原韶,早在 2006 年就於西門創立 Café Dalida,致力於推廣同志平權與 Drag Queen 文化。希望提供一個溫暖的空間,讓每位身懷絕技的皇后,有一個能安心發揮才華的空間。
十多年來,Café Dalida 以大膽的表演風格和熱情的氛圍吸引各地旅人朝聖。這股無所畏懼、勇於做自己的精神,充分體現台灣不懼挑戰、追尋自我的信念,也是台灣餐飲得以多元綻放的核心力量。
▍設計概念
像寶石一樣的發出清澈光芒,具有穿透靈魂魔法般的生命力。每一個意念每一個閃耀的光芒,都是自由勇敢的象徵。
共容 Fusion
▍致敬精神
展現台灣多元族群共容的價值,以全新混血風味為經典美食注入新生命
▍餐廳原型
台越混血的新住民炸物品牌|新找炸鷄
台灣老字號品牌 3Q 脆皮雞排,聯手人氣 YouTuber「Hang TV - 越南夯台灣」,即將共同推出台越混血的新住民雞排品牌——新找炸鷄。
隨著新住民人口在 2024 年超越原住民,成為台灣不可或缺的重要族群,「新找」這名字蘊含著雙重意義:既是越南語「你好」,也象徵「新住民在台灣找到自己的家」。新找炸鷄在經典的 3Q 雞排基礎上,融入越式調味、沾醬與配菜,碰撞出截然不同的新滋味。不僅為在台越南人帶來家鄉味,也讓越南文化與台灣美食緊密結合。
台灣自古因族群交融,孕育出多元豐富的飲食風貌。無論是牛肉麵、麻辣鍋,還是如今的台越雞排,異國風味在這片土地生根後,逐漸演變為屬於台灣的獨特味道。這些美食,不僅是文化的交融,更是新舊時代的記憶交匯。
新找炸鷄作為台越混血的新住民品牌,象徵多元族群共存的價值,用嶄新的混血風味進化經典美食,譜寫下一個時代的新台味。這樣的多元共融、共生共榮,是台灣餐飲珍貴的核心。
▍設計概念
語言不再那麼重要,而是在同一個時空裡, 一起感受生命力的舞動,也更有活力與連結的感覺。
探索 Safari
▍致敬精神
探索台灣這片土地,挖掘食材與餐桌間的全新可能
▍餐廳原型
山林系米其林餐廳|EMBERS
自開幕首年即獲米其林推薦,並在 2022-2024 連三年摘下米其林綠星的 EMBERS,主廚 Wes 雖非科班出身,卻憑藉不畏挑戰的毅力與創新,走出一條獨特的料理之路。
Wes 的故事始於夜市小餐車,賣過炸物、串燒,經營過小食堂與實驗餐館,最終創立 EMBERS。他投入半年心血,親赴產地挑選食材,潛心研發「全植菜單」,一推出便在 Fine Dining 界掀起熱潮。
「我討厭做出精緻漂亮的東西時,都會被稱讚像是國外來的。」Wes 堅定地說。
在 Wes 看來,台灣土地的風土本質,蘊藏無限可能。EMBERS 以精緻的烹飪技巧與顛覆性的創新思維,將台灣在地風味轉化為全新餐飲體驗,吸引世界各地的訪客。從挑戰傳統米其林標準到突破蔬食刻板印象,Wes 不斷探索,證明米其林料理不需要仿效國外,也不必依賴珍稀食材。
這份勇於探索、挑戰既有框架的精神,推動了台灣餐飲文化的進步。iCHEF 向這樣的創新與熱忱致敬,因為有這些餐廳與廚師的存在,台灣餐飲充滿無限可能。
▍設計概念
緩慢流動,放大觀察與感受力,探索這神秘深邃的綠意世界,感恩這來自生命的恩典。
壞壞 Playful
▍致敬精神
不循規蹈矩,以創意與幽默不斷重新詮釋餐點與用餐體驗
▍餐廳原型
台式潮牌早餐店|好初早餐
提到台灣最會玩、鬼點子最多的早餐店,好初早餐絕對榜上有名。從小店起步至今已有 4 間分店,它已成為大台北地區掀起潮流的早餐指標,不僅與 Nespresso 等知名品牌聯名,還是台灣各大市集與音樂祭的指定合作夥伴。
「鐘聲響起,同學在上課,我在悠閒吃早餐,100分!」這句台詞正是好初社長 Matt 的寫照。他自 2010 年從澳洲打工度假返台後,決定發起一場「台式早餐新革命」,將澳洲早餐的悠閒氛圍帶入快節奏的台北街頭。從此,許多風格鮮明、充滿個性的早午餐店,為台灣的早餐文化帶來新風景。
好初早餐是第一間發行紙本刊物的早餐店,也是最愛推出潮流周邊的品牌。它用無限的創意與幽默,不斷顛覆傳統,重新演繹台式早餐,並賦予平凡的用餐時光更多樂趣與驚喜
這份酷酷、壞壞的調皮精神,為台灣餐飲注入不羈與活力。正是這樣的創新能量,讓台灣餐飲風格愈發多元豐富。
▍設計概念
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!透過不斷的打怪與實驗 MIX,在過程中萃取美好與經驗值,挑戰生活中各種感官的新領域。
回家 Homecoming
▍致敬精神
理想不用在遠方,而在家鄉,打造屬於這片土地的餐飲與用餐體驗
▍餐廳原型
特富野部落咖啡經濟的幕後推手|飛鼠咖啡
飛鼠咖啡是阿里山特富野部落深山中的秘境咖啡館,由鄒族返鄉青年結合部落文化與自然風光所創建,同時是帶動特富野咖啡經濟的重要推手。
提到地方創生與青年返鄉創業,飛鼠咖啡是阿里山特富野部落的代表。創辦人 Luby(陳瑜安,鄒語名:lupi'i 'akuyayana)國小畢業後便因求學與工作離鄉,長大後為陪伴年邁的父母毅然辭去台北的穩定工作,選擇返鄉。
「想回家是一件感性的事,但生活卻很現實。」Luby 憑藉所學,在許多貴人的支持下,成功轉型家中的咖啡莊園,從薄利的生豆供應者成長為自產自銷、擁有自家咖啡豆品牌的老闆。
如今,飛鼠咖啡成為特富野部落的文化客廳,不僅成功讓 Luby 留在家鄉發展,更激發了不少青年人返鄉就業,從此凝聚了部落周邊的相關產業(咖啡豆農、特色餐廳、民宿)。以飛鼠的名義,這片土地的故事與味道正在翱翔,讓更多人透過咖啡認識鄒族文化與阿里山的美好。
-
飛鼠名稱的由來,取其音於鄒族族語 Peisu,有金錢之意,期望部落的產業能夠活絡,貨暢其流;「也希望能如飛鼠的雙翼,透過網路克服物理障礙,讓部落的風光與物產,能向外翱翔、讓更多人與我的家鄉產生連結。」
▍設計概念
珍惜,熟悉的味道,時間的痕跡才是寶藏,在油脂與紋路中重新感受。